涂解历史:古时巴蜀地区对油漆资源的开采和利用(一)
【全球涂料网资讯中心】四川古称巴蜀,向以天府之国闻名于世,司马迁盛赞其地“沃野地饶”,“栈道千里,无所不通。古代巴蜀的劳动人民,对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和中国传统的科学技术,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,油漆技术就是其中一朵奇葩。巴蜀先民对油漆技术有许多创造发明,在国内外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,从许多方面促进了中国传统漆器和油漆技术的形成和发展。可以认为,古代巴蜀是中国油漆技术的发祥地之一。
一、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传统
古代巴蜀地域辽阔,地形复杂,气候温暖湿润,物产丰富多样,广泛分布着野生的漆树和油桐树,并且盛产多种漆用叼矿物和植物颜料,这为油漆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(一)漆桐资源的利用
四川的漆桐资源十分丰富,长期以来,桐油产量居全国第一位,生漆产量也名列前矛,而且金州的生漆、秀山的桐油,素以质量优良驰誉国内外,享有“金漆”“秀油”的美称。
根据出土文物和古代文献,我们可以认为,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,巴蜀先民很早就认识到了漆树汁和桐油的固化成膜性质,并逐步应用于生产实践中,制造出丰富多彩的油漆产品。
从文献记载上看,远在四千多年前的虞夏时代,我国就已开始出现漆器。《韩非子》载:“尧禅天下,虞舜受之,作为食器,……流漆墨其上,……舜禅天下,而传之于禹。禹作为祭器,墨染其外,朱画其内。”令人感兴趣的是,作为漆器的发明者之一的禹,与巴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。《史记》称:“禹兴于西羌”;汉杨雄《蜀王本纪》则进一步说:“禹本汉山郡广柔县人,生于石纽”`“’。汉广柔县地望即今四川汉川县,属于蜀地。禹不仅生于蜀,且娶于巴。《华阳国志》载:“禹娶于涂山,今江州涂山是也,帝禹之庙铭存焉”涂山即在今重庆市江北县。禹既然和巴蜀有这样密切的关系,那么他的“朱画其内”的漆器是否也是在巴蜀发明的呢?当然,上述一些说法难免掺杂着传说和后人的附会,但我们相信,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巴蜀的油漆技术源远流长。
到战国时代,巴蜀的漆业逐步兴起,油漆技术已相当成熟,油漆资源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。
这一点己为巴蜀地区出土的许多精美的战国漆器所证实。另据蒙文通先生考证,战国时代成书的《山海经》“可能是巴蜀地域所流传的代表巴蜀文化的古籍”`”,而《山海经》其书中,多处提到漆树的产地,这无疑也反映了巴蜀先民对于油漆资源是十分重视的。自公元前316年后,巴蜀并入秦的版图,随着政治上的统一,与中原地区的交通也日渐频繁,有关漆业的记述则屡见于史籍。(来源:全球涂料网 / 本文作者:李亚东)
(更多资讯请登录:全球涂料网http://www.soutuliao.com )
热点资讯
|
|
资讯排行
- 七店齐绽长沙!三棵树“马上住”焕新全国复制按下“快
- 前瞻未来 定义潮流|《2026空间美学设计趋势报告
- 总投资超20亿,年产70万吨涂料项目智能工厂封顶
- 万吨/年工业涂料、水性环保涂料项目即将投产
- 内蒙古一新建化工项目首次公示
- 聚意刷新,价值共生|立邦家具漆2025年经销商大会
- 46个化工园区为第二批试点园区
- 年产3万吨新戊二醇项目NPG装置顺利封顶
- Ecovyst 5.56亿美元出售先进材料与催化剂
- 技能照亮前程!立邦中国连续三届成为全国技能大赛高级
- 肩负“城市合伙人”使命,立邦助力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水
- 保立佳新增胶黏剂产能
- 十四年公益同行!立邦携手陶氏走进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三
- 绿色修缮 智享未来 | 三棵树发布行业首部《建筑修
- 年产粉末涂料18080吨改扩建项目公示